《史学史研究》2023年第4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目 录
中国古代史学
传统史学“实录”思想在汉唐间的发展
赵 琪
《世说敬胤注》所见东晋建国佚史考
李浩搏
明太祖“易名史”考
——兼议明朝开国史料的使用问题
胡 丹;李欣玙
明代嘉万时期徽州家谱编修变化刍议
徐剑鸥;徐 彬
中国近现代史学
晚清士人世界弱国历史撰述的学术价值与特点
刘 澍
朱希祖在南明史研究上的成就与贡献
吴 航;高 磊
陈垣先生的报刊编辑事业
胡晨光
“史皆档案”:沈兼士的史料观探研
庾向芳
外国史学
“威尼斯神话”的沉浮与威尼斯历史书写的嬗变
王 琛
浪漫主义思潮下施莱格尔的普遍史书写
张一博
历史文献学
《永乐大典目录》所载行政区划勘误
葛小寒
史学精粹
史学精粹
内容摘要
传统史学“实录”思想在汉唐间的发展
赵 琪
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
公共管理学院历史系
摘 要:两汉时期,“实录”一词藉由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而提出,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对“实录”思想的内涵做了最早的理论阐述,标志着“实录”思想的正式提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围绕《史记》究竟是“实录”抑或“谤书”的争论屡次出现,由此引出“实录”与“任情”,“实录”与“避讳”两个重要的史学理论问题,而裴松之、刘勰等学者围绕两者的探讨则推动了“实录”思想的丰富。至唐代的刘知幾,在继承前人“实录”思想的基础上,既从理论上回答了“实录”与“任情”及“避讳”的关系问题,又在实践上按照历史书写的逻辑顺序,就史料、文体、撰述等历史书写问题提出具体方法,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推动了“实录”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关键词:《史记》;实录;任情;避讳
《世说敬胤注》所见东晋建国佚史考
李浩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世说敬胤注》所保留晋元帝君臣谋划建国路线的佚史为重描东晋建国史提供关键线索,由其可知在“以天下无主,便宜登大位”的“中兴”路线和“修桓、文之事”的割据路线外,东晋立国前夕元帝曾谋划过“建小晋于大晋之中”的“创革”路线。唐修《晋书·元帝纪》部分内容明显由此条敬胤注改写而来。通过逐一比勘诸家晋史,可确定敬胤注为虞预《晋书》佚文,文字改易很可能发生在晋末徐广《晋纪》修纂过程中,并为唐修《晋书》所沿袭。以此为基础,可重新勾勒出东晋立国路线在“中兴——创革——中兴”间转换的复杂面相。
关键词:《世说敬胤注》;虞预《晋书》;中兴;创革;晋元帝
明太祖“易名史”考
——兼议明朝开国史料的使用问题
胡 丹;李欣玙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摘 要:明朝国史仅记明太祖“讳元璋”,而太祖旧撰之《朱氏世德碑》,透露了他“重八”的初名。但在各种明清典籍中,重八之名从未与太祖直接挂钩,也不知他何时更改雅讳。然而“元璋”的御名定于明朝建国前夕,是可以考知的。明代后期出现了几个太祖的“曾用名”,从其出现的时代以及相关记载的史源关系上考察,可知:“兴宗”之名当存疑,“元龍”之名不可信;这些名字可能皆出自民间想象,是民众参与明太祖形象构建的产物。对明太祖“易名史”的考察,引出了明初史料的可信性问题,对于较为特殊的明朝开国史料,应放在相关的史料系统中,梳理其源流关系,以断其真伪,不可不加考辨地使用。
关键词: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朱氏世德碑》
明代嘉万时期徽州家谱编修变化刍议
徐剑鸥;徐 彬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随着明代基层宗族组织的发展,家谱编修也随之兴盛。在明代家谱中又以徽州家谱素称发达,尤以嘉万时期为最。这一时期徽州家谱在家谱编修数量、质量方面都较之前有较明显提升,特别是家谱体例创新、形式多样更成为显著的新动向。究其原因,这一时期家谱编修的理念从传统谱牒学向家史进一步转变,不断地扩大了家谱的内容和形式;徽州宗族组织的不断完善,对家谱编修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徽商的崛起和徽州社会风俗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徽州家谱的发展;当时流行的文学复古运动也助推了徽州家谱在体例上的新变化。该时期徽州家谱编修的新变化不仅直观反映了徽州社会的变迁,保留下了丰富的基层社会史料;也反映了家史发展的新动向,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家史编修理论。
关键词:嘉万时期;徽州家谱;家史;徽州社会;文学复古
晚清士人世界弱国历史撰述的
学术价值与特点
刘 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晚清士人对世界弱国的历史撰述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在国别方面,他们开创了中国人对埃及史、波兰史等国别史的历史记载;在时段方面,他们的视域扩大到古罗马、奥斯曼帝国早期史;在问题方面,晚清士人解决了许多困惑国人几百年的问题,比如佛教在印度的衰亡问题就是其一。晚清士人摒弃了以自我为核心的天下朝贡体系观,逐渐向民族国家过渡。在撰述列强侵略殖民地历史时,他们能识破列强的话语陷阱,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有较强的整体感和格局感。无论写强国还是弱国,他们的根本目的还是政治诉求,一些弱国史撰述并非实事求是,而是为了政治诉求的重构。纵有重构,弱国史撰述还是为了中国走向复兴服务,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出一条在本国各阶层、各族群拥有最大公约数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晚清;弱小国家史;历史撰述;学术价值;世界观
朱希祖在南明史研究上的成就与贡献
吴 航;高 磊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摘 要:朱希祖于20世纪初期排满革命和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紧急关头,致力于南明史研究,旨在发挥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以激扬民族大义,挽救民族危亡。他广泛搜集大批南明史籍、整理校勘为善本;在考订方面上,注意考辨诸版本之间的关系,尤重视鉴定伪书、审定作者派系属性,进而鉴定其史料价值与不足;主张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撰成有系统的《南明史》等。这些学术工作不仅整理、保存了大量南明史籍,解决了南明史籍上的众多疑窦,而且为此后的南明史研究奠定了基础和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和持续影响。虽然他编纂的《南明史》没有成功,但同样留下具有一定价值的学术遗产。
关键词:朱希祖;南明史;成就;贡献
陈垣先生的报刊编辑事业
胡晨光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陈垣先生不仅是一位史学家、教育家,他还编辑了一系列报刊,为学术文化传播做出贡献。早年他主持革命报刊《时事画报》《震旦日报》和医学刊物《医学卫生报》《光华医事卫生杂志》,启迪民智,推动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年他主编故宫档案刊物《掌故丛编》,促成了明清档案的公布;主编《辅仁学志》则提供了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阵地。晚年他也参与了一些刊物的编辑工作。在编辑这些报刊的过程中,陈垣先生秉持“中西会通”“百家争鸣”的理念,注重报刊传播知识、引领风气的社会影响,关注读者的阅读体验,重视与读者的交流互动。陈垣先生的编辑事业,具有与学术研究密切联系的特点,并且体现他一以贯之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陈垣;办报办刊;编辑理念;编辑事业
“史皆档案”:沈兼士的史料观探研
庾向芳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沈兼士是近代著名文字学家与档案学家,不以史学闻世,但作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主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先后领导了这两个学术机构的清代内阁大库档案抢救、发掘与整理,并在大量整理档案的实践基础上提出“史皆档案”,扩充史料以及档案的完全公开,并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研究档案,用档案整理训练史学人才等。在上述史料观的指导下,清代内阁大库档案的整理与公布不仅为创建时期的清史学奠定了扎实的史料基础,培养了清史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同时倡导了清史学建立在档案基础上的研究理路。沈兼士的史料观体现出中国近代史学转型时期史料观念的变化,有力促动了史学的科学化进程。
关键词:沈兼士;史皆档案;史料观
“威尼斯神话”的沉浮与
威尼斯历史书写的嬗变
王 琛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
摘 要:本文分析了自文艺复兴时代以降“威尼斯神话”概念的演变以及对威尼斯历史书写产生的影响,总结了不同时代的学者对“威尼斯神话”的建构与解构、诠释与运用。本文认为,“威尼斯神话”贯穿了文艺复兴以降的威尼斯历史书写,从作为展现威尼斯政治、社会秩序的价值观、理想形象和历史记忆,进而褪去政治色彩,逐渐成为考察威尼斯历史的主导性研究路径。其框架结构与书写实践所具有的动态特征,折射出文艺复兴时代以降西方历史书写范式的转变,突显出历史与现实间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威尼斯;威尼斯神话;历史书写
浪漫主义思潮下施莱格尔的普遍史书写
张一博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摘 要:18世纪末以来,在德意志地区兴起了一股世界历史书写新潮流。世界历史书写摒弃了传统的百科全书式书写模式,开始寻求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在这一思潮影响下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如何整合世界历史,探求世界历史发展的主线。其中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的《普遍史论稿》便是这一思潮的代表。施莱格尔作为一名早期浪漫派成员,其作品一方面深受哥廷根学派史料批判与整合历史的影响,力图展现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又深受浪漫主义思潮影响,带有强烈的哲学色彩。《普遍史论稿》借助中世纪的世界历史书写模式,将自己的政治理想投射到中世纪的等级社会中,借此批判法国大革命及其后果,为现代化寻求另一种出路。
关键词:弗里德利希·施莱格尔;《普遍史论稿》;浪漫主义;教化
《永乐大典目录》所载行政区划勘误
葛小寒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永乐大典目录》所收事目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明朝与前代的行政区划。现存《连筠簃丛书》所刻《永乐大典目录》与国家图书馆藏抄本《永乐大典目录》在这些行政区划的著录上存在部分的偏差。而刻本与抄本目录所载事目相同之处,也不意味着《永乐大典》正文便是如此,还应思考《永乐大典目录》与其正文的名实相符问题。因此,对于《永乐大典目录》中行政区划事目的勘误,可以从刻本、抄本目录“共误”之处入手,分析其中的行政区划单位错误与行政区划名称错误。从而进一步考察刻本、抄本目录各自的问题,由此深化对于《永乐大典目录》的整理工作。
关键词:《永乐大典》;《永乐大典目录》;行政区划;勘误
排版:李理